日前拜讀《國家地理雜誌》(NATIONAL GEOGRAPHIC),其中有一篇由該雜誌社副總編輯羅柏特M.普厄(ROBERT M. POOLE)親自出馬,深入日本皇宮採訪、撰寫的文章。該文揭開了菊花幕後的神祕面紗,使讀者得以一窺日本皇室成員的生活及承傳了無數世代的禮樂制度。其中,一位任職皇宮警察隊弓道教練的箭術大師大崎次治,他以簡單幾句話,淡淡地闡述「弓道」之所在,卻讓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,也帶給了我無窮的省思。
「不要瞄準,讓箭順勢而行。」他說。「在弓道中,射中目標靠的不是瞄準」,「姿勢正確,步驟正確,箭自然會打中靶心」。大崎次治每每在引弓射箭之前,總會先靜默片刻、屏氣凝神,接著張弓、拉弦、發箭、而後正中鵠的,不偏不倚。
「一個人必須寧靜才能彎弓射箭,如此方能召喚內在的精神力量,使箭離弦後飛行空中。」大崎次治如是說。而後箭才能到達歸屬於它的目的地。
弓道看似簡單,實則深奧。事實上萬物之道皆如此,經營企業之道又何嘗不是。
前一陣子吹起網路公司泡沫化的風暴,強風肆虐下,許多達康公司紛紛不支倒閉。我們仔細省視這些倒閉的公司,常常可以發現他們擁有相同的特點:「泡沫性擴充,市場期待過熱,將所有熱情投注在股票價值中。」而忽略了基礎架構的規劃、經營模式的建構,甚至連最重要的——獲利來源也付之闕如。
這種狀況,若以射箭來比喻,就如同:雖然已清清楚楚地瞄準目標了,但因姿勢不對,步驟錯誤,箭仍然中不了標的。
在這場殊死戰中存活下來的網路公司,都是擁有不錯的經營體質,有明確的經營模式,最重要的是,他們有獲利的來源。
又,近來「西進大陸」已蔚成企業界的風潮,「瞄準」大陸市場,各個產業皆摩拳霍霍。但即使企業有著如鷹般銳利準確的眼光,然而,方法錯了,策略錯了,甚至企業本身的體質有問題,則縱使瞄得再準,一旦姿勢、身段有所偏差,箭離弦後,是否能朝向鵠的飛行,恐怕不是射箭的人所能掌控的。
台語有句俗諺︰「凡事按照起工來行。」指的就是做事腳踏實地的基本工夫絕不可偏廢。做事如此,射箭如此,經營事業亦是如此。
銳利的目光,並不代表能正中紅心;協助你達到目標的,是正確的姿勢與步驟。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以上這篇文章由日本弓道延伸禪學再延伸企業經營的道理,若是半年前的我看完不一定會有所感觸,但自從練習射箭後,這邊文章的崮中道理真是心有戚戚焉~剛開始學射箭以為只要左手推弓瞄準的好,就能射中靶,結果卻越瞄越遭,後來經過近上萬箭的練習,發現所謂的瞄準僅僅只是所有射箭動作的最後一道程序,如果沒有正確的推弓、拉弦、搭箭、氣息、心境等各種成熟的動作調整,那無論如何瞄都無法穩中靶心,反應到企業或工作也一樣,企業要獲利,只是選好市場目標並不能夠就此獲利,重要的是所有包括體質強化、堅強組織等都是要先基本建立的,只有穩固的基礎才有資格談發展、談獲利。個人工作也一樣,要做好工作之前,一定要經常有正確的工作態度與經常自我充實等因素,才有機會成為真正成功的專業工作者啊,以此文章與大家共勉之。